您好,欢迎来到您的网站!
详细信息
首页> 详细信息
公共安全教育实训课
专栏:消防科普
发布日期:2019-10-16
阅读量:3527
作者:季枫
收藏:
实训基地公共安全实训教学部副部长潘民告诉记者,基地实训内容分为地震灾害、气象灾害、消防安全、防空安全、轨道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日常生活安全、紧急救护等8个主题,共设有21个实训场馆。

中山建安2019年10月16日讯--《上海市初中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工作实施办法》正式实施。办法要求每个初中学生须完成24课时的公共安全实训,其中有8课时要在市级公共安全教育场馆完成。

上海市共有8家市级公共安全教育场馆,它们将承担起全市1500多所学校的安全实训任务。孩子们的这8课时将如何度过,又有哪些收获,记者日前来到上海市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实训基地)一探究竟。实训基地占地65068平方米,是8家市级场馆中最大的一个。在这里,逼真的场景、超燃的内容引得孩子们发出阵阵尖叫声,大呼“这样的安全课,我们没上够”。


实景演练激发兴趣


9月20日9时,上海世外国际教育学校、民办华二中学、德富路中学、民办怀少学校的744名初一学生集合完毕。雀跃的身影、兴奋的呼声、好奇的眼神,学生们对眼前这座外形犹如双手十指交叉的实训大楼议论个不停。

“救命啊,着火了!”伴随着刺耳的警铃声,一群学生在冒着烟的狭窄通道里大声呼喊着。这里并没有真的发生火灾,而是上海民办华二中学的同学正在实训基地消防A馆开展的火灾逃生演练。

“注意,在逃生时,第一要镇定,第二要有序。弯下腰,尽量用湿毛巾或衣袖捂住口鼻,疏散时,在视线被遮挡或看不见的情况下,要用胳臂试探前方,留心脚下是否有台阶,防止发生踩踏事故……”培训老师王小佳一边纠正大家的逃生姿势,一边传授着火灾逃生的要点。

民办华二中学与德富路中学的两位带队班主任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学校每个月都组织消防演练,但仅限于观看视频、发出警报,指导学生有序从教室撤离,或是请消防员来学校进行讲解、演示。类似这样的灾情实景化演习对学生来说太有必要了,我也是第一次参加,跟着学生们一起体验了逃生,印象非常深刻。”


在隔壁的消防B馆,一名女同学接好枪头和水带,向模拟着火点直接喷去,一连串利落的操作完成后,场馆内响起阵阵掌声。在演习结束后,这名女同学对记者说:“我以前只在电视上了解过怎样灭火,但没有实际操作过,本来以为很难,但实际上一学就会。这是我第一次使用消防水枪,水流比想象中要大,且比消火栓的操作性更强一些。”

在地震B馆,“教室”里学生们正有序地落座,突然一阵剧烈摇晃,让学生们从一开始的嘻嘻哈哈转为恐惧地大叫,然后按照避难程序,纷纷抱头躲到课桌下。

地震C馆模拟的是上海朱家角古镇发生地震后的情景。在充满年代感的旗袍店橱窗里,模特被倾斜摆放着;站在“街边”,能看到围墙被震掉了砖头,屋檐上斜挂着瓦片,路灯在不停地闪烁。孩子们还来不及感叹场景如此逼真,就要在震动中寻找合适的躲避路线。在这里可以体验到不同等级的“余震”,在地动声、建筑物的倒塌声、人们的呼喊声、动物的叫声中,孩子们跪地抱头,紧紧地依偎在一起。

同学们体验模拟消防

在轨道交通安全馆,同学们正排队等候通过地铁安检。这里1∶1还原了上海地铁17号线的场景。在培训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好奇地摆弄着紧急呼叫装置、紧急制动装置和车厢灭火器等紧急状况下才可以碰触的按钮、工具。而地铁列车驾驶室里,同学们还发现了一道通往地铁隧道的“救生门”。“这个我以前都没听说过。”一名同学感慨。培训老师介绍,只有在发生火灾、爆炸等危及生命安全的灾害事故时,这道门才会打开,用来疏散乘客。此外,轨道交通安全场馆外的公交车上也有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逃生演练。

日常安全实训A馆展现的是家庭生活场景,学生们要在这里查找安全隐患。孩子们在“公寓”里穿梭,里面有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你看,这还有电视冰箱呢!“这里还有浴缸!”露出电线的吹风机、未拔下电源插头的电熨斗、未关掉阀门的煤气灶……在惊叹声中孩子们找到了不少隐患。还有一些同学围着倒在地上的假人,研究“他”晕倒的原因。

负责该场馆培训的老师吴旭介绍,这一场馆主要是让学生们以破案的方式完成日常生活隐患点查找训练,帮助学生们树立“安全无小事”的观念,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防患于未然。负责轨道交通实训的老师沈丹丽也表示:“大多数学生抱着好玩的心态参与实训,‘历经劫难’最后离开,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安全意识大大增强了。比如地震体验,开始时学生们发现剧烈晃动非常害怕,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而经过实训,他们就能完成正确的避险动作,实现‘识险、避险、自救、互救’。甚至连防空演练这种不太常见的项目,经过培训后,学生们也能说出各种空袭警报的时长、频率和代表的含义。”

很多学生和老师表示,这样的实训太有意思了,遗憾的是8课时很短,还有很多感兴趣的项目没有体验上,真希望学校多组织一些这样的培训。实训基地公共安全实训教学部副部长潘民告诉记者,基地实训内容分为地震灾害、气象灾害、消防安全、防空安全、轨道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日常生活安全、紧急救护等8个主题,共设有21个实训场馆。基地从去年9月28日开馆以来,截至今年6月,接待人数已经超过8.2万。


科技手段保障效果



公共安全教育的重点对象是青少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程的“含金量”,把更多安全教育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他们,是基地从建馆伊始就考虑的问题。潘民介绍,实训基地在最初设计阶段就邀请了公安、应急、交通、气象、红十字会等10多个单位相关负责人,部分中小学校长等专业人员,组成10个编写小组,围绕8个主题制定了实训课程体系框架,并根据受训者的年龄和身心发育情况、知识接受程度、执行程度等分别编写了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教材,设定了“小学生观摩体验、初中生基本训练、高中生深化训练”的教学要求,实施实训分层教学。

“每一个主题场馆的讲解时间大约需要50分钟,但负责讲解的培训老师并不是背下来这50分钟的讲稿就可以了,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揣摩、研究讲解的内容。老师们以实践性、实用性、实效性为基本原则,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其认知特点,针对不同的受训者来设计和实施实训教学。”潘民说。

基地正在研究制定公共安全课程体系大纲,拟定8个主题课程的内容纲要和实施方案,此后会陆续出版相关教材、课程等。潘民说,他们非常想将基地的课程体系推荐给教育系统,让其在校内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基地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手段来保证体验实训效果,记录分析学生参与安全实训的行动特点、心理反应和掌握程度。学生进入实训基地后,被要求佩戴一个RFID智能手环。手环与学生身份进行绑定,不但可以实时监控学生位置,还能让学生在各个场馆的电脑上自主学习知识,后台将对答题情况、测试结果进行数据收集与统计。

实训基地配备了UWB无感知定位设备来捕捉学员们的行动轨迹。比如,在日常安全生活实训馆,如果有高空坠物,学生还在下面行走,会被自动记录不得分;在地震馆进行逃生演练,发生强烈地震需要快速撤离时,如果学生没有走中间通道,而是靠着墙体撤离会被记录不得分;在消防馆,火灾逃生时未弯腰逃生会被记录不得分……

道路交通安全实训馆还引入了VR技术,可以实现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学生们佩戴VR设备,体验着不同的场景,有的蹬着自行车,如同在真实道路上骑行。“完了,完了,我闯红灯了。”“哎呀,下冰雹了,我要骑到哪里才能躲避?”在VR中,学生们还能“看到”真实交通事故中的损毁车辆,更直观地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学习防范应对道路交通事故的方法。

在4D影院里,同学们观看了影片《安全总动员》,该片展现了台风在上海登陆后引发一系列自然灾害时,小主人公们是如何应对的。通过观看电影,学生们明白了台风来袭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在外不能骑自行车,要选择没有障碍物的地方躲避,避开广告牌和支架,同时尽量避免外出,在家也要远离电器和电源。

如今,基于现场自助服务系统、智慧安全实训系统、实训互动管理系统、实训数据分析系统及公共安全教育数字化课程平台,实训基地已经构建了全过程智慧实训系统。基地还将集体主义教育融入交互式团队识险避险实训中,通过团队沉浸式自救互救培训,提升参训学生的互救自救能力,增强他们的公民应对灾害责任感、集体感。实训基地以信息化驱动开展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以“真学、真练”为特色,以“真懂、真会”为标尺,使参训学生达到“识险避险、自救互救”的目标。

实训基地认真研究分析实训产生的学生行为大数据,例如,为什么一个班级里有的学生不及格而有的学生得了80分,并将这些数据分析结果反馈给学校,让学校可以针对薄弱环节开展重点安全教育,补齐学生安全短板。这些数据分析结果还可以反馈给政府部门,为其制定政策法规提供重要参考。

上一页:中国消防事业发展轨迹的追寻者
下一页:公共娱乐场所逃生自救的那些事儿